《史记·礼书》中说:“天地者,生之本也;先祖者,类之本也。”意思是祭祀天地,是报答天地覆载之德,而祭祀祖先,则是在尽孝道,感谢赐予生命之恩。所以祭祖这个社会习俗对于中华民族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。
据明代顾起元《客座赘语·陵祭》记载,太祖的孝陵是一岁三祭,即清明、中元、冬至三大祭。今天,我们来了解下中华民族这三大祭。
清明祭祖文化大多以墓祭为主,其由来要从古时的“寒食节”说起,寒食节是冬至之后的一百零五天,起源于古代“改火”的习俗,古人的火种普遍是一年一改,在寒食节时把过去一年所用的旧火种扑灭,改用新火种。
到了唐代,寒食节的仪式中增加了墓祭,在家的后人要到先人的坟茔上祭扫,在外的游子则举家到水滨拜祭,正是“远人无坟水头祭”。到了后世,改火仪式渐渐失传,但是墓祭的习俗却保存下来。
寒食节在清明前两日,二个节日非常接近,在唐宋之际界限渐消,自然地合为一节,寒食节及其风俗意象一并融入清明节中,尤其是寒食节的墓祭,成为清明节最重要的内容。
中元节指农历七月十五日,原系民间的祭祀节日,后来逐渐演变成集合传统民俗、道教中元节、佛教盂兰盆节,三种文化一源的斋忏、祭祖、超荐仪式,通称中元节。
佛教将这天称为盂兰盆节。因《佛说盂兰盆经》中记载的目犍连尊者救母的典故,七月十五日这一日,大众将百味饮食放在盂兰盆中,供养十方众僧,以此能让七世父母获得解脱,以报父母之恩。相传,我国最早举行盂兰盆会的是梁武帝,《释氏六帖卷四十五》记载,梁武帝每到七月十五日,就用盂兰盆供养诸多寺庙。此后形成风气,历代帝王臣民大都会举行盂兰盆会,以报父母、祖先恩德。
如果从历史的传承、发展的角度来看待“祭祖”,中国人为什么千百年来,都没能遗忘这一传统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