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芒种 | 一切“缘生” 不离“因果”

芒种,是农作物成熟的意思。芒种是24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。每年的6月5日左右,太阳到达黄经75°时为芒种。

芒种是我国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,此时“有芒的麦子快收,有芒的稻子可种”。常言道:‘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。’可知,世间万法不离因果。

因果报应是佛教的基本原理,它无处不在。《华严经》中曾说:一切诸果,皆从因起,一切诸报,皆从因起。也就是说,一切报应皆是你自己所种下的果。也许你并不知道,但是当恶果已经形成,也就只能接受。人要想摆脱这种因果报应的循环,就需要多做好事,注意自己的行为,多种善因,这样就可以消除恶果的纠缠。

佛经中记载了一篇关于因果的故事。一天黄昏,波斯匿王前往只树去孤独园拜访佛。佛见了波斯匿王,看到他全身都是尘垢,于是便问:“国王,您从哪里来?为什么全身都是尘垢呢?

波斯匿王回答说:“佛,我刚从婆提老者的家里来到这里。他于不久前过世了,由于家产无人继承,必须归纳到国库,所以我专程去清点他的财产。他的财产很多,光是黄金就八万斤,其余更不用说了,但是,他平时为人却十分吝啬,生活过得很寒酸,生前虽然拥有数不尽的财产,但现在也只是两手空空地走了。

佛听了波斯匿王的话,叹息道:真可惜啊!

波斯匿王又问:“佛,婆提老者平时孤单一人守着家产,生活又很节俭,不仅住的环境不好,穿的衣服也很破旧,吃的方面更是从不挑剔。佛,依您的慧眼看,他舍了人身之后,现在去了哪里?

佛回答说:“他正在承受啼哭之苦。

波斯匿王听了,非常吃惊地说:“他那么有钱,生前也没有享到金钱的福,死后,却在承受啼哭之苦,那岂不是一天到晚在那里痛哭了?

佛接着说:“是啊!所以我才说很可惜啊!

波斯匿王又问:“佛,婆提老者有那么多的财产,应该是很有福气的人才对,可是,他为什么要过着辛苦寒酸的日子呢?死后又为什么会堕落到那里呢?

佛说:“这一切都是因果啊!他的财富,是过去造福他人得来的。在辟支佛的时代,有一位务农的地主,他偶然间看到了一位辟支佛出来化缘,一时心生欢喜,就决定供养其饭食,并说:日后若有需要的话,我都会布施给您。因此,辟支佛有时也会再去向他化缘,但是过了一段时间,这位地主却又起了悭吝之念,觉得为什么要平白供养这位出家人呢?还不如把食物留给奴仆吃。有了这个念头,他以后就不肯布施了。而故事中的地主便是这位已经过世的婆提老者,因为他曾有布施辟支佛的因缘,所以有福得到了大笔的财产。可是又因为他后来起了悭吝之心,因此,虽然得到财产,却不得自用,他这辈子也没有做任何好事,现在堕落了,心里很后悔,所以每天啼哭。

生活中,因果无处不在,也许我们不经意的一个善举就种下了一个善因,那么他日也许我们就会得到一个善果。但是也可能我们不经意种下一个恶因,那么也许就要因此收到恶果。不论善果还是恶果,全在一念间。

在佛教的教义里是主张因果的,每个人都好像在这个世界的农夫一样,你种下什么,也就会收获什么。既然明白了因果的关系,明白了因果无所不在,那么你是否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欲望,让自己种下善因,由此收得善果呢?

故事中的婆提老者之所以要受啼哭之苦,一切皆源于他所种下的因。他本来是想要行善的,然而由于心不诚,半途而废,结果只能得到金钱而不能自用,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惩罚。

这个世界诱惑很多,如果不能克制自己,那么很可能就会跌进万丈深渊,只有拥有足够的自制能力,才能够挣脱命运的摆布。相信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在与人交往中,学会宽容,多行好事,要时刻记得只要你对人笑,人便会对你笑;你对人好,人也会对你好。因果是相互的,只要你愿意把爱心献给别人,别人也会愿意对你施之以爱。当你把爱献给更多人的时候,相信你也一定会收获到更多的善果。
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