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、法、僧三宝,是一切众生的如意宝藏,若能竭诚恭敬供养三宝,广种福田,将来必定获福无量。
《分别布施经》中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:“于当来世,若有信心善男子等,能于大众起净信心而行布施,当知是人获福无量;何况于今现在行施?”给孤独长者是居士发心护持三宝的典范。
从前印度舍卫国宰相——须达多长者,归依佛陀之后,即发大菩提心,以“黄金布地”为代价,购得祗陀太子的花园,而兴建“祗园精舍”大讲堂,恭请佛陀莅临说法。
须达多居士因为乐善好施,时常救济孤独贫苦者,所以大家尊称他为“给孤独”长者;
也因为他的勇施,而致七次赤贫。他最后一次更是贫困到最极点,竟致“家库空空如洗,手里没有一文钱”的地步。
当他困苦得无可奈何之际,在垃圾堆里,找得一个檀香做的木斗,拿到市上勉强才换四升白米,回家叫妻子先量一升米去煮饭,然后再到外面去找点野菜。
饭刚炊熟,舍利弗尊者托钵去向她乞饭,她恭敬地把饭全部供养尊者。
再次把饭炊熟时,遇到目犍连尊者来乞饭,她又悉数供尊者。
第三次把饭炊熟时,大迦叶尊者来,她也将饭乐施。最后一升米,正炊将熟时,恭逢佛陀亲身光临。
她想:“馀粮只有这升米,饭煮熟,即承蒙佛陀慈顾,莫非罪毕,将要生出新福?”
于是,尽把锅里的饭供养佛陀。这时佛陀为他祝愿说:“罪灭福生,从今日起,永恒富饶,更无困乏。”
当天,须达多居士就获得宝藏自现,不但财富无量,并且他的富豪超胜于往昔数倍,可见,发心护持三宝,供养三宝,福报真是不可思议。
故而,我们要学习给孤独长者,至心诚恳地护持三宝,增长福慧,积累成佛的资粮。
我们知道阿难尊者是佛的侍者,侍佛二十五载,被称为"多闻第一"。尊者与佛陀的宿世有一段因缘。
在久远劫前,有一位老师父带着一群年少沙弥在一间古寺里修行。
他的教法很严厉,严格要求沙弥要精进用功,勿自我放纵、浪费时光。
老师父常对小沙弥们说:“大家要精进用功,不管是行、住、坐、卧,一定不离经文。哪怕是在外托钵,走在路上也同样要时时背诵经文。”
有一天,他托钵出门乞食,眼睛专注地看着钵,直直地向前走,口里朗朗地背诵经文。
那时,有一位长者看见他,打开大门要让他进去,可是由于小沙弥背诵得很入神,而忘记了要托钵,一户户地走过去。
长者看到小沙弥从他家门口经过,嘴里还一直念诵经文,没有注意到周围的情形,觉得这位沙弥很可爱!
他就向前叫道:“来,来!这位年轻的师父,你的钵还是空的,怎么走过我家门口而不进来呢?”
小沙弥说:“长者,我太专心背诵经文了,所以走过头而不自知!”
长者又问:“你为何这么专心,乃至于对周围的环境都没有感觉呢?”
小沙弥说:“我师父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,教我们要守住一念心,不能放纵,要时时精进。所以我们每天都要背诵很多经文,而且要背会才可以回去。”
长者就说:“你这么用功精进,不如以后每天都来我家,我供给你满钵的食物,那你就不用再费心沿路托钵了。”
从那开始,日日、月月、年年,都是由长者供给他基本的生活所需,让他无后顾之忧的修行。年轻的沙弥很感恩,更加专心精进、深入经藏。
佛陀告诉弟子:“当时的沙弥就是我,而那位长者就是现在的阿难。阿难生生世世都护持我,我则引导阿难入正知见,这都是因为过去种好因缘的结果啊!”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