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华山素以“地藏菩萨道场”闻名于世,然而,最早在这里进行宗教活动的却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——道教。
九华山曾被列入道教的“七十二福地”之内,居第三十九位。(《福地考》,引自陈蔚《九华纪胜》)据山志旧籍记载:西汉中叶,早期道家代表人物窦伯玉,字子明,丹阳人。元封年间(前110——前105)为陵阳县令,人称“陵阳子明”,居陵阳达几十年。从此,九华山(属陵阳山区)始有道家活动。窦子明信奉“黄老道”,他在任陵阳县令期间,以黄老清静无为之术治理县政,“无欲而民白化”。他又接受了战国以来“方仙道”的影响,热衷于修炼“神仙术”,终于乘白龙飞升。
西汉末年的文学家刘向(约前77——前5)就曾在《列仙传》中记述了窦子明成仙的神话故事。三国时,道教人物赵广信,从东吴入九华,采药炼丹,相传丹名为“九华丹”。到了晋代,道教在全国范围得到较大规模的传播,道教丹鼎派创始人葛洪(284——264),从罗浮山等地辗转至九华山区炼丹,真人峰、宝陀岩和双峰下的葛仙洞、丹井,相传为葛洪活动留下的遗址。唐代,道教处于兴盛时期,道教建筑物观、宫之称始定,并日渐弘大,遍及全国。九华山在开元间(713——741)建有开元观,被朝廷“诏以馆元真”。今观冲,即是开元观遗址。天宝年间(742——756),在陵阳镇建有仙坛宫。乾宁年间(894——898)道人赵知微在凤凰岭东创建延华观,富丽堂皇。皇帝屡诏赵不出,于是赐“碧云星冠,青霞羽衣”,一时“人多从之游”。《太平广记》一书将赵知微列为“异人”。建于南唐大顺间(890——891)的保宁观(位于青阳城东南的白鹤台)、崇贞观(初名招隐宫,位于九华招隐山)等,均在宋治平间 (1064——1067)得到朝廷赐额。两宋时期,由于佛教在九华山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,道教便退居次位,甚至被排挤。如曾炫耀一时的延华观被佛教徒改为“沙弥庵”;贞元间(785——804)建的“甘贽道庄”,则被改为“龙门寺”。明清时期,九华山区虽然先后出现云峰堂、玄夷堂、九华正院等宫观,一些古老的岩洞,如太极洞、古仙洞、伏虎洞等处有道人聚居,但道教势力日趋衰微。
从清至民国时期,道教活动的范围日益缩小,且出现了道人与僧人杂居的特殊现象。据1942年九华山寺庙僧人(包括道人)名册统计:九华道院、太极茅蓬、海慧寺、胜鬓精舍、净修茅蓬、大慈庵、燕子洞、永丰庵、黄金庵、西来庵等处共住有道士8人,女冠13人。道僧洞,洞外道观居道士,洞内却住和尚。九华山的一些僧人、道士不仅能共处一室,而且道、佛的神仙和菩萨同奉于殿堂。道教的灵官取代佛门的韦驮成了地藏菩萨的护法神;拜经台的大雄宝殿既供奉三尊大佛塑像,又供奉玉皇大帝等道教神像,后者只不过偏处一隅,摆在次要位置而已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,只有少数道人在九华山一带活动。据1955年统计,有道士6人,道姑4人。以后都陆续改业。位于化城寺西北(今白云村)的白云观,民国时建楼房10余间,住有七八个道人,后分散。1966年,玉皇大帝塑像被毁,房被拆建他用。近几年来,九华山区附近又有道人恢复活动,但仅限于为民间少数迷信者作度亡道场、医卜看相,失去了道教之传统。
今天,人们在九华山区只能看到历史上若干道教人物活动时留下的遗迹,如仙人峰(仙姑尖)、古仙峰、真人峰、葛仙洞、燕子洞等;在磴道的一些石壁上,还可以发现“龙华三会”、“渐入蓬莱”等有关道教的石刻。窦子明、葛洪等人在山活动的遗址,从唐以来,许多名人学士如李白、朱湾、薛逢、王季文、陈岩、王阳明等人留有游览凭吊的诗篇。 (文章节选自《九华山志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