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、释、道文化相融合,孕育出灿烂辉煌的的九华山文化

我国的黄河文化、长江文化、珠江文化,共同托举起华夏文明。而九华山文化,是长江文化的一条重要支脉。九华山文化已经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洗礼,具有很强的生命力,是九华山人聪明和智慧的结晶。九华山文化现象已深深积淀在九华山人的心中,并逐步得到了扩散和发展。什么是九华山文化现象呢?我以为是围绕九华山,从古代、近代到现代慢慢汇集而成,顺应中国传统文化,已经渗入人们日常生活的,并具有一定稳定形态的文化现象。既是中国的,也是世界的。现阶段虽然还不够完善和有瑕疵,但其影响已足够深远。

一、儒、释、道文化相融合,孕育出灿烂辉煌的的九华山文学
我们先看儒学。

我国战国时代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,也是长江文学的代表人物,他第二次流放,便是从郢都(今湖北江陵)沿江到陵阳,并住多年,留下(《哀郢》)等诗。屈原高远的志气、真挚的激情、炽热的情怀,不知感动了多少人。其首创离骚体赋,更是影响深远。

《全唐诗》里,描写九华山的诗歌将近一百首。诗仙李白三上九华,为九华山定名,并留下《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》等诗篇。其后,文人墨客便络绎不绝来到九华山。刘禹锡游九华,留下了《九华山歌》,惊叹“奇峰一见惊魂魄,自是造化一尤物”。杜牧在池州任太守,写下《登九华楼》、《登九华楼寄张祐》等许多作品,他在“九华山路云遮寺,青弋江村柳拂桥”诗句中,把云雾缭绕的九华山时隐时现、扑朔迷离的山间寺庙,描写得很是传神。南宋四大家之一的范成大一生遍游祖国的大好河山,晚年退隐后,曾慕名到青阳造访,游览九华山后,评其为“天下之珍”。周必大曾游九华山,留有游记和诗歌数首,第二次游九华山后撰写了《九华山录》。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初游九华山,写下了很多颂扬九华山的诗篇,如《无相寺》、《化城寺》(六首)、《太白祠》等,十八年后重游九华山写下了著名的《九华山赋》。
此外,还有一些寓居九华山的文人,他们志同道合,集会结社,吟诗作赋。唐咸通年间,被称为“诗中十哲”的许棠、张乔等人,在九华山首创诗社。明代号称“九华六逸”的吴钟、吴世阅等人,也创办了诗社。一些名家的山水诗和散文,大多颂山、颂佛、颂菩萨,具有明显的佛教空灵的色彩。历代文人在此赋诗作画,他们用自己诗文颂山、颂佛、颂扬地藏菩萨,留下了大量以九华山水、田园风光、僧俗生活为题材的脍炙人口的诗章,为九华山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。
因为九华山的孕育,九华山一带也出现了不少本土诗人,如杜荀鹤、陈岩、吴襄等人,尤其吴襄的百首梅花诗,影响比较大。

今天,人们围绕九华山描景抒怀的诗文不胜枚举,这充分说明九华山文学现象已悄然兴起。
再看佛教。
历史上三国至两晋时期,江南地区渐有佛教传播。至梁代,梁武帝在天监三年宣布佛教为国教,大造佛寺,出现了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”的情景。这时,渐有僧人来青阳九华山新辟道场,此后,兴于唐而盛于明清。

唐开元末新罗国王子(近属)金乔觉到九华山卓锡布道,注重自我修炼,传播“大愿”精神,使《地藏经》教义遍布九华境内外,同时他还是一位诗人,是九华山第一诗僧,其七言律诗《送童子下山》被录于《全唐诗》,还有一首《酬惠米》流传于世。后来,九华山名僧中出现了释冷然、释应物、释希坦、释竹禅等一大批诗僧,其中唐代的释应物最为突出,擅长七律,其中一首描写九华山名胜的《龙潭》被收录《全唐诗》,其《九华山记》全面介绍了九华山。王安石赞誉它“楚越千万山,雄奇此山兼”(《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》)。南宋末年禅宗传入九华山,期间有希坦等一批诗僧组成的“九华诗社”并出版《九华诗集》。还有九华行者甘贽。

道教的历史也颇有渊源。

西汉年间设陵阳县,第一任县令窦子明信奉道教,他用无为思想治理辖区。他热衷于修炼神仙之术,有一天,他来到拾宝岩下的小溪中钓鱼,钓起一条白鱼,带回去将鱼腹划开后,发现腹中有一素绢,传授窦子明如何炼丹。此后,窦子明辞去陵阳县令,在九华山中炼丹修道,三年得道,乘白龙羽化登仙。尤其九华山道僧洞,留下了道僧合修的痕迹。

二、九华山民俗文化的繁荣,极大地丰富了九华山文化
九华山民俗,是指九华山一带的民间风尚习俗。民间风俗是民间信仰存在于人们社会活动中的一种文化形态,九华山民间信仰由于注入儒、释、道思想而日趋成熟,逐渐以道德化、礼教化的人格神取代了原始朴素的神灵信仰和图腾崇拜。
九华山庙会影响深远。起源于唐代,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,四方信徒、香客云集九华朝山进香、拜塔、朝拜天台,许多山民和手工艺者趁此机会互做买卖,民间艺人也趁此献艺,逐步形成了传统的融佛事活动、旅游、商贸项目于一体的庙会,并具有地方特色的节庆,场面十分壮观。
民间文化凸显社会功能。九华山民间文化主要体现在民间戏曲、民间故事、民间歌谣、民间谚语等方面。它们是劳动人民生活生产过程中切身体验所得到的结晶,出神入化地诠释和演绎着社会和自然现象,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
民间戏曲。九华山一带,古有唱大会戏的习俗,每到农闲时期,村民们便组织演唱“目连戏”,表达消灾祈福的愿望。尤其在佛教音乐、地方小调和外来戏曲文化的影响下,明清时代产生了“青阳腔”,并成为京剧“鼻祖”。

民间故事。据不完全整理,九华山民间故事有一百多个,集中体现在人物、地名、名茶、古树、寺庙、桥梁、动物、神话等方面。九华山地藏文化及金地藏的事迹丰富了九华山民俗文化、佛教故事、民间传说,从而使九华山文学不断繁荣兴盛。流传的佛教故事主要有:子兄父弟、灵官护法、龙女献泉、僧地藏送童子下山、大鹏听经感而化石、娘娘塔的故事等;民间传说主要有:天柱仙踪、九华山上“果老石”、孝子宁成遇仙记、九子镇妖、舒姑化鲤、五龙化五溪等。

民间歌谣。民间歌谣有几百首,主要有儿童、仪式、劳动、生活、爱情等方面的歌谣。

民间谚语。民间谚语不计其数,它有涉及时政、事理、修养、社交类、生活、自然、生产等方面。

青阳农民画。青阳农民画艺术,是在接受青阳县及周边地区古代砖雕、石雕、木雕、剪纸、墙饰画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,逐渐发展起来的独特的术绘画艺术,具有文人画与农民画互补的特点。青阳农民画以身边人、身边事为主要题材,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,以色彩丰富、线条细腻、构图独特著称于世。

许愿还愿。许愿就是对佛和菩萨许下愿心,当愿心实现时即按心中许诺的愿向佛、菩萨偿还。愿心有很多,如求子、求财、求寿、求功名等。
百子会。信奉佛教的人集体朝山,人数满百人以上称“百子会”。在地藏王诞辰(农历七月三十日)之日,如果能在这天晚上赶到九华山肉身殿上 “守塔”,那是最光荣的。还有一些香客为亡故双亲上山敬香,他们身穿亡人的寿衣,以求得地藏王的印章祭祀亡灵为最大心愿。
除夕进香。九华山居民吃过除夕年饭,等到新年钟声敲响后,先洗脸漱口,燃放鞭炮、烟花,再将事先准备好的香、鞭炮带上到肉身宝殿进香。据说若烧得第一柱香,最为吉祥。此外还有农历初一和十五在自家门前或商铺前烧香的习俗。
僧俗同食腊八粥。腊月初八被佛教界奉为佛成道日,寺中僧尼常以糯米、芝麻、苡仁、桂元、红枣、香菇、莲子等八种食物合煮“八宝粥”,邀请周围山民共进圣餐,并施舍给居民分食,以示对佛祖的敬奉。
舞龙灯。九华山及附近乡邻逢年或重大节日活动时,以舞龙灯、狮子灯庆祝,场面十分壮观。
另外还有民俗趣闻,如八月初一“二圣会”、九华山数字名胜趣闻、九华“三宝”、等。
三、九华山隐士文化的传承,宣扬光大了九华山文化
九华山成就了隐士文化,隐士文化宣扬光大了九华山文学。文人隐遁山林,寄情山水,激发创作灵感。唐代隐士费冠卿的《九华山化城寺记》,是记载九华山佛教最早的文献,历来受文坛和佛教界的重视,“有唐一代文苑之美,皆萃于兹”。杜荀鹤在九华山与僧人交往甚密,对佛教文化有很深的造诣,在他300余首诗中,就有大量与佛教有关的,给我们留下了一幅幅僧人生存的自然环境、居住修行的画卷。罗隐与杜荀鹤来往密切,于是在九华山也隐居起来,留有《初秋寄友人》、《忆九华故居》。刘放,北宋著名隐士和学者,长期在刘冲读书,著有《九华拾遗》,诗僧希坦称他“胸藏万卷书”。南宋程九万博学多才,工诗善文,与人合撰《历阳志》十卷,又自著《历阳记》,著有《三老奏议》(《宋史》艺文卷),另有九华诗百篇。明代学者施达隐居天柱馆讲学17年,一生精心研习理学,著有《周礼通义》、《孝经注》、《序林杂卦图解》、《儒行注》和《天柱志》等。施玉藻避难于天柱峰下,在天柱书馆旧址,设塾讲课,一生擅长书画,能诗善文,留下不少书迹。现代知名人士陈维稷、著名学者教授洪诚、陈次权等,都曾拜他为师。还有当代九华山奇人,隐士赵恩语,研究人类起源的历史,撰写了一系列价值较高的上古史考证文章,其中《夏初年代勘定》、《从易学的产生看华夏文化源远流长》等论文引起学术界的关注。他花费30多年撰写的专著《人的定义和人生的目的》更有其精辟独到的见解。
四、民间文化信仰与爱好,构成独特的九华山文化现象
佛教文化源远流长。佛教传入九华山在东晋隆安五年,西竺杯渡禅师始在山中结茅为庵,到后来的金乔觉,就是地藏菩萨,佛教逐渐兴盛,梵宫楼宇鳞次栉比,高僧辈出,鼎盛时期僧侣多达四、五千人,庙宇800多座,香火之盛甲于天下。最终与五台山、峨眉山、普陀山一起位居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列。
禅茶文化由来已久。游九华,饮佛茶禅茶一味。一是山上和尚僧侣普遍种茶,二是和尚坐禅,必饮茶却睡,三是佛教推进茶叶的发展,茶文化随佛文化交流传播。隋炀帝大业三年,禅茶文化传到日本。九华山茶主要有:金地茶、东崖雀舌、天台云雾、闵园毛峰、黄石毛峰等,茶味均佳。
农耕素食文化悄然兴起。汉族僧尼食素已有1400年历史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,他们创制出各种美味的素菜、素食,营养丰富,色香味俱佳。素菜分为清炒、清炖、火煨、果炸四类。还有荤年素年之说。九华山当地居民在春节期间,先过荤年,后过素年。荤年,农历腊月二十八日,全家吃荤食,第二天用草木灰将锅碗擦洗干净,开始吃素食。三十日再做素菜过正年,素食一直持续到新年正月初三。

徽文化得到发扬光大。徽派建筑传承发展,徽菜美味品尝享受,目连戏、“青阳腔”至今不衰。徽派古民居散落在乡间,粉墙黛瓦,高高的马头墙,砖雕、石雕、木雕融入其中,还有徽派的祠堂、牌坊等,无不展出徽派建筑的灵动,秀美。
石刻文化遍地开花。或题诗于墙壁,或泼墨为画。文化底蕴深厚的九华山,历代文人墨客除了用诗歌来赞美,还留下了数百处摩崖石刻,其中刘冲石刻群最丰富、最有代表性。相传北宋著名学者、隐士刘放在此读书,他在岩壁上刻了“清隐岩”字,此后许多学者在此题刻了大量诗文,现存明清石刻12幅,包括施达、吴光锡、柯磊等摩崖诗刻,还有后来的民国时期石刻。这些摩崖石刻,笔力遒劲,字体隽秀,气势磅礴。

0